三、改革开放是创造伟大奇迹的动力源泉
改革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策,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。30多年的改革开放,有力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,有效地激发了生机与活力,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,为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强大力量。
公有制经济在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中发挥了主体和主导作用。地震发生后,国家迅速调动数十万救灾抢险人员,调配数百亿救灾资金,向灾区运送上百万吨食品、衣被、帐篷等生活品和燃油、煤炭、抢险工程设备等急需物资,为赢得救人时间、提高救灾效率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保障作用。在抢通保通公路铁路,抓紧恢复通信、电力设施和处置堰塞湖等各大主战场,国有大中型企业发挥了顶梁柱作用。我国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,这一制度在灾后重建调整土地规划中发挥出巨大优势,确保了灾后重建的各类项目实施和快速高效推进。民营经济在抗震救灾中积极进取,许多民营企业响应中央的号召,发扬中华民族扶弱济困的传统美德,为抗震救灾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开放式救灾、开放式重建是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的突出特色。地震发生后,在第一时间将信息公告天下,每天召开新闻发布会,及时公布最新灾情统计和救灾进展。我国政府以开放的姿态,先后接受俄罗斯、日本、韩国、新加坡4个国家和香港、台湾地区的搜救队到灾区抢险搜救,以及8个国家和港澳台9支医疗队的医疗救治援助。我们坚持开门开放搞重建,集中全国乃至世界的智慧,确保了规划、设计和建设的先进性、科学性。灾后重建中,坚持辩证思维、更新观念,变困难为机遇,大力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,努力建设西部开放高地,积极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,在对外开放上实现了重大突破,电子信息、汽车制造、油气化工等产业在震后迅速崛起。对外开放激发了我省跨越式发展的内在活力,震后重建的四川已成为西部开放前沿和最具投资吸引力的地区。
救灾和重建始终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,着眼发展抓重建,抓好重建促发展,利用体制的优势和力量,破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。我们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,建立政府引导、市场运作、社会参与的资金投入机制,吸引和带动社会资金投入灾后恢复重建,弥补了上万亿元的资金缺口。建立生产要素特供保障机制,优先保障农房建材,尽力保障恢复生产和生产重建物资企业所需要素供应,千方百计保证生产企业和群众生活的煤、电、油、气、运需要,市场运行稳而不乱。坚持把灾后恢复重建与城乡统筹改革相结合,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推进灾后重建,把城乡住房重建与产业重建、旅游重建、文化重建结合起来,不仅纾缓了住房重建的资金瓶颈,构建了新型城乡形态,还解决了受灾群众的后续产业发展问题。坚持恢复重建与跨越提升相结合,努力克服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,在重建过程中调整生产力布局,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,有力推动了灾区恢复重建在“原地起立”的基础上实现“发展起跳”。
一个日新月异、蓄势上升、前景美好的四川正呈现在世人面前,为“十二五”期间四川着力把基础做牢、把产业做强、把城市做大、把科教做优、把民生做实,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。